流浪客的当代奋斗史白乐生王中华全本完结小说_已完结小说推荐流浪客的当代奋斗史(白乐生王中华)

白乐生王中华是都市小说《流浪客的当代奋斗史》中出场的关键人物,“战诸侯”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白乐生只是一个高中生,却很喜欢文学,走向社会,在困顿中挣扎。他在大城市里,为了生存,做过枪手,写一些流行的鸡汤文学。但他结识的每一个人给他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他在报社活得还算恣意,只是觉得没有写出很好的作品。离开那座城市以后,白乐生来到了江南的一座城市,在一所学校里编微信、编杂志,日子充实得很。直到白乐生离开学校,选择继续漂泊,因为他还有一个文学梦……...

点击阅读全文

主角白乐生王中华出自都市小说《流浪客的当代奋斗史》,作者“战诸侯”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王中华课后撕了成绩单,怕父亲看见。黎继隆或许早料到他会来这一手,委托其他同学回家时,将成绩单递到卢父手里。王中华惧怕得战栗了,王父却笑了。王父最近手气顺,打麻将赢了,大度地包容了儿子,并笑道:“你还行,下面有一个垫背的...

流浪客的当代奋斗史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1

王中华对于坏书“深恶痛绝”,最喜欢看闲书,记住了很多作家,却忘了ABC、与方程式123,在接连的三次周考中,一溃千里,成了第一名――倒数第一名。

黎继隆教育学生要学好,王中华只道是课程太难,不敢提看闲书的事。王中华的语文考了六十分,勉强及格。其它的科目离鸭蛋(○)只有一步之遥了。王中华课后撕了成绩单,怕父亲看见。黎继隆或许早料到他会来这一手,委托其他同学回家时,将成绩单递到卢父手里。王中华惧怕得战栗了,王父却笑了。王父最近手气顺,打麻将赢了,大度地包容了儿子,并笑道:“你还行,下面有一个垫背的。”

而白乐生绞尽脑汁,打题海战术,有时败了,也丢盔弃甲,当一回逃兵。白乐生在黎继隆的鼓动下,立志学好本领,以后干大事业。

双休日,王中华贪吃贪睡,连闹钟都闹不醒。有时,白乐生找他玩,他才会懒洋洋地爬起来。

而白乐生呢,下课回来,就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鸽子了,打双节棍、看安妮宝贝小品文、吃石榴、听闲人讲流言、打扑克,简直太散漫。华父唯一要求的就是叫他不要熬夜,早洗早睡。这时候,白乐生又觉得时间太快了,恨不得拿绳子系住时间的指针。有时,王中华问他休息的时间,怎么过?白乐生如实回答。其实,白乐生主要是爱听闲人讲流言。闲人们关心粮食和蔬菜。

白乐生生活的村子里,不仅大量生产流言,而且还是“百家讲坛”。不久,甲乙又化干戈为玉帛了。

一次,白乐生出了校门,看到一个汉子推着三轮车走进来,并听到汉子放开嗓子吼道:“江湖的老菱角,用杉木甑子蒸的,又老又香~~哟~~”动听的声音,比京腔更有韵味哩。别人院内桂树的枝丫伸出来,遮住了一大半的太阳光,云雀在枝头开讨论会,嘁嘁喳喳,热烈交流,各抒己见,真正的“百家争鸣”。汉子双掌皲裂、乌黑,央求他买一点,白乐生哀怜他,出资收购了一斤。白乐生回学校后,又听见汉子亢奋地道:“江湖的老菱角,用杉木甑子蒸的,又老又香~~”白乐生笑道:“不会是打了鸡血罢。”

白乐生忽而想起黎老师要求收集的歇后语――只弄到了两条,一条是求母亲挖掘出来的出土文物:瞎子磨刀,快了快了;另一条是闲人乙无偿提供的,猪鼻子插根葱――装蒜。白乐生知晓民间文学是一所巨大的宝库,需要用扎实的精神去调研,但他只想敷衍过去,遂既入宝山而空手归了。家里本有一册《歇后语集锦》,只因父亲的友人借去后,一直未归还,便无从寻觅了。

王中华书法水平进步不大,归咎于毛笔,毛笔换了一支又一支,水平还是没有提高,他又归咎于汪无边,说老师水平太差。

2

下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白乐生拉王中华去跟菱角汉子推销菱角。王中华道:“我虽然是无产阶级的子弟,但是丢不起这个人,不去。”白乐生好说歹说,王中华无才答应去。

这小镇的高中,录取标准是只要交学费就可以进去,一时各路名落孙山者云集于此,大有气吞万里、东山再起之势。前一任校长很差劲。继任者白乐观身体的特点是胖、圆、高,还没有四十岁,头顶黑发已萧瑟稀疏如秋林,笑起来满口黄牙,助手是化学老师孙英,惯于阿谀奉承、瞒上欺下,说起话来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莘莘学子称之为“广播”。同学们就在这样的“优秀”校领导的管理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学校西边靠墙种有白菜、土豆,白乐生还以为是“忆苦思甜”教育基地,后来才知道是食堂的菜园子,自产自销,纯绿色的天然蔬菜。可见,校领导在“保卫”食品安全方面,费了很多心血的。不过,或许是因为食堂师傅们与校领导缺乏定期的交流沟通,时间一长,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酿成了长达三天三夜的罢工。那三天的早上,吃的均是方便面,中午吃的均是白菜,下午均是土豆,连白乐观、孙英都赤膊上阵为学生打菜添饭,可见形势对于校方十分不利。后来,食堂又恢复正常,到底是出台了什么方案,使食堂的师傅们满意,至今尚未揭秘。

白乐生所在的年级里,还有一个男生,长得牛高马大,但从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平时和蔼可亲,因此与广大学生打成一片。这小子叫韩卢,会说英语,会说国语,还会说突厥语。他偶尔生气争吵的时候,叽哩瓜啦说突厥语,让对方男生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诅咒呢,还是摆事实讲道理呢,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据好事者考证,这小子的爷爷是陈寅恪的关门弟子,突厥文、吐罗火文学得呱呱叫,秉持着为“往世继绝学”的理念,将一肚子学问传给了小子的父亲,而小子的父亲又顺理成章地传授给了他。对方风信发誓说要学西夏文,可是学了才三天,被那些繁多的点撇横捺弄糊涂了,立马放弃,恨自己没有别人脑子灵光。那小子还是优胜了。后来,高考结束,那小子被西北阿尔泰考古队“谋宝”谋去了,而风信去了建筑工地,做了一名工人。

当然,白乐观是不会放弃借那小子之名宣传农场高中的。很快,孙英在学校大门口挂好了红底白字的条幅――热烈庆祝本校毕业生韩卢被西北阿尔泰考古队录取。路过的人民群众纷纷伸出大拇指,道:“小镇出人才呀,小镇出人才呀。”白乐生文绉绉地道:“物华天宝、俊采星驰,这里是人才的培育基地。”

3

食堂后面有几株柑橘树,往往还没有成熟,青涩的果子就被毛手毛脚的学生陆陆续续地摘光了。白乐观几番下令让孙英抓住“幕后黑手”,却没有找到蛛丝马迹,最后不了了之。一天,白乐观让孙英在学校公开宣布,柑橘已喷剧毒农药,误食者前来办公室承认错误,不仅可领解药,还可以免除责罚,过期不候。一个小时之后,“唰”地挤爆了校长办公室,有男生女生,有老师门卫,更有食堂的师傅,俨然一场群英会。白乐观的目的已达到,吩咐孙英给每人发一粒糖丸(解药),并训诫道:“家丑不可外扬,我给你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以后不要摘柑橘了,又酸又涩,也吃不下去呀。”自此,再无风波,到了朗爽的秋日,黄果悬枝,亦无人敢动。可见白乐观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当时,白乐生他们班里,还有一个著名的男生,本名杜意如,浑名王安石。这小子从不洗澡,脸上汗垢成黑色,与北宋不讲卫生的王安石一样,故被人叫做王安石。他听见了不恼不愠,洋洋自得。这小子是老鼠子嘴巴,夜里不吃一点饼饵瓜果之类的,压根儿睡不着觉。他在宿舍床下有一个木箱子,里面有五花八门的吃食,但从来怕人瞧见。每个人都有吃的,没有谁跟他计较。他却喜欢找人讨要东西吃,吃了几口,要么评价太干、太陈,要么评价太甜、太酸,让别人心里很不舒服,大家都不怎么与他交流。他却喜欢拉别人讲,讲孔子、孟子,让别人烦不胜烦。

宿舍全体“上书”黎继隆,要求“驱逐王安石”,理由是他严重侵犯了同学们休息的权利,一张嘴喋喋不休,比知了还讨厌。控诉书到黎继隆那儿,宛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了。据可靠人透露,王安石的爸爸是黎继隆的铁杆哥们儿。

白乐生依旧记得那是在一堂历史课上,历史老师交待一定要记得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并强调这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谁不记得枉为中国人。

之后,白乐生发现了一个秘密,王安石是学校里的开心果,没有他的存在,生活将是枯燥的。

还有一个改变就是王安石被宿舍里的同学接纳了,原因是王安石请他们到大排垱撮了一顿,几个人喝啤酒醉得东倒西歪,胡言乱语,双眼迷离,四肢僵硬。看来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尔后,王安石又买西瓜他们吃,又带他们去城里快活,因此杜意如的绰号由“王安石”变为“杜哥”,变为“杜爷”,再变为“杜总”。至于王安石一名,早就丢到爪哇国了。

王安石“上面有人”,可以自由出入学校图书馆,羡煞一帮处于饥渴状态的小男生了。学校不允许一般学生进出图书馆,理由是看多了杂书会影响学习,其实枯燥无味的课程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学,整日也只是混。学校宁肯学生们的时间浪费掉,也怕他们看多了杂书,思想各异,不好控制。王安石从不炫耀这一特权,因为只有隐蔽才可以保证他长久地自由出入图书馆。倘若飞扬跋扈,被人告发,那就永远与杂书无缘了。

王安石没有掉一滴泪,他宽慰自己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她还小,什么也不懂。”后来,此女约见王安石,王安石神采飞扬,又是沐发,又是穿新衣,结果却是高兴而赴,铩羽而归。白乐生追问其故,王安石哭丧着脸道:“她只是找我借饭钱。”

4

在一个秋天的下午,学校金蕉文学社决定深入开展全校师生诗歌大赛,并在校内公告栏贴出了征文公告,大意如下:

校园是一本书,一草一木浸润着文化元素;校园是一门课程,传递文化气息。征稿体裁和内容:诗歌10行左右,短小精悍者优先采用。所有来稿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贴近生活,有实质内容且积极向上,文风淳朴,逻辑思维通畅,语言运用恰当,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凡被我社采用的文章,都会付予一定的稿酬。欢迎文学社指导教师以及同学们向我社投稿。届时将邀请本地优秀诗人海鱼先生等人作为评审团成员,最终评出今日校园新诗之星。

这个公告的最大效果是使当地书店的现代诗集脱销了,连李太白、苏东坡的诗选集也被一抢而空。潮流所及,学校门卫大爷也翻出一本破旧而略带潮霉味的《江南诗钞》在啃。据一些同学透露,获奖倒在其次,主要是为了见一见威名远扬的海鱼先生。一时,无数支笔在无数张纸上生产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蔚为大观,一天的总产量简直超过了顾城一生的诗作。如若见到白乐生的小诗,还会有人点头叫好,因为他毕竟看过名家名作。至于杜意如,完全辱没了乃祖杜子美的圣洁名誉,要么写的是亵诗,不能见人,要么是歪诗,打油诗,让人喷饭,譬如说: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风雨声,不知死多少。又如:床前明月光,疑是甜冰糖。越想越慌张,口水流满床。又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把它们敲下来种到了湖里我要在夏天看开的是黑花还是白花……

王安石的成绩一溃千里,却痴情于诗,主要抄写的是顾城的《远与近》等诗,因为看多了觉得精品太少,于是拿笔去修正,要么删去几句,要么添加几句,但功夫没有到家,往往弄得古诗新诗遍体鳞伤,令人不念卒读,他还美其名曰:诗界革命。例如王安石改后的“佳作”如下:



一会看我

一会看钱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钱时很亲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以后,学校里自以为有唱歌天赋的人都把要唱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在当天晚上五点左右,听说有领导要来视察这次意义重大的活动,还特地把对面小学腰鼓队搬来了,场面十分宏伟,于是白乐生和几个朋友一起去观看。

到了截稿的前一天,王安石亲自去文学社上交了诗稿,仿佛完成了终身大事,长吁一口气。没有料到评选结果在三天之后就公布了,并且举办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参加那场盛大典礼的有小镇的几位重要领导,还有诗坛的海鱼先生等人。

下午三点,全体在操场上起立,而领导、评委们站在主席台上,高高矮矮,参差不齐。全体坐下后,小镇的一位主要领导拿起话筒,高度赞扬这次诗歌活动云云。接下来是高挑的一位校花歌唱校歌《我们沐浴在阳光里》,娇音惊醒了正在打瞌睡的一些学生,瞪圆了眼睛忙不迭地看校花。白乐生本想坐到前排,无奈毫无空隙可钻,只得作罢。王安石局促不安,不停地念叨:“我会得第几名,我会得第几名?”

5

在这时候,海鱼站了起来,白乐生才看见他是一个又瘦又矮的人,不是什么海鱼而是干鱼。海鱼先生手里拿着一张纸,开始念前三名,第一名是杜卫星,第二名是宋中,第三名是王安石。海鱼先生隆重邀请三位获奖者朗诵自己的诗歌。王安石第一个冲在前面,抢过了话简,意欲念自己的诗。海鱼先生优雅地制止了他。

第一名杜卫星是一个清秀的男生,很像韩庚,开口就用普通话念自己的诗:春天春天,颜色在融化。或许是语速太快,同学们只听见了“春褂”,意犹未尽,杜卫星却回首看海鱼先生,海鱼先生示意他可以“退位让贤”了。第二个拿话筒的是男生宋中,虎背熊腰,又黑又胖,乍一看,还以为是猿猴的兄弟呢。宋中毕业以后可以做杀猪佬,不可以做诗人,诗人倘若均是这模样,恐怕这世间会减却很多才子佳人的香艳典故。宋中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地动山摇:甘露在清晨甘露在清晨夸父渴了夸父渴了饮尽了长江的水……一些娇柔的女生掩住了秀耳,试图抵挡这“山呼海啸”之吼。海鱼先生认为时间有限,挥手让他退场,而他摆手向观众依依惜别,眼中噙着泪花。第三个上台的是王安石,他扭扭捏捏,像一个害羞的女生,底下嘘声四起。看他拿话筒颤抖的右手,可知他底气不足,然而若干秒后,他咳嗽了几声,台下一时“河清海晏”,他亲切地道:“领导们,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有幸获得了诗歌奖,感到非常高兴,感谢大家。现在由我来朗诵获奖诗歌《战马》:大海在暴风雨中沦陷勇士的战马踏过闪电升上了乌云……”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准备看笑话,等他闪亮登场,才发现他的朗诵声情并茂,超过了前面两个人。等他朗诵完,全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大家站起来向他致敬。王安石出了名,成了人物,连海鱼先生都走过来和他握手,说他是当之无愧的校园诗星。

海鱼先生附在他耳边道:“以后到我家来,我告诉你如何写好诗。”王安石信以为真,天天在教室里等他的通知,然而半年后,得到的是海鱼先生出国留学的消息。

王安石忽然有些不想写诗了,觉得诗歌就是没有用。王安石毁掉了全部的诗稿,从此做一个自由的人。不过,白乐生没有揭他的老底,那首获奖的诗出自海涅的一首佚诗,王安石改头换面窃为己有,欺世盗名,品质庸恶。白乐生终于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纯粹的诗人,有的诗人终其一生是个贼,有的诗人只能到诗堆中讨生活,有的诗人只是为了拿诗敲开某一扇门……

小说《流浪客的当代奋斗史》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